都说化疗是一种“杀敌一千、自损八百”的抗瘤方式,许多患者在面对化疗副作用时,都想过用食补,就是“吃”的方式来预防、缓解化疗的毒副作用,但有没有想过用“喝”的方式呢?
正确的喝水同样也能有效的预防、缓解化疗的副作用。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个话题。
为什么化疗期间要多喝水?
01.预防呕吐腹泻所致脱水的危险
化疗期间有的病人会出现食欲不振,厌食,恶心呕吐,腹泻的症状,如果病人呕吐腹泻严重,可能会导致脱水,甚至水电解质紊乱,增加饮水量可以减少脱水的危险。喝水可以帮助缓解此类症状。
02.减少对肾脏、泌尿系统的损害
化疗药物的作用就是药物的全身作用消灭快速分裂的细胞,而在杀死分裂细胞的同时会产生一些代谢废物,这些代谢废物对肾脏有损害。饮水量过少,就少了尿液帮助它们排泄出去,就可能引起肾小管堵塞,让代谢废物对肾脏产生损害。
如果我们多喝水,增加代谢,就能促使代谢产物顺利排出,减少肾功能不全和肾衰竭的发生。因此,化疗期间多喝水对避免、缓解毒副作用作用很大。
03.预防肿瘤快速溶解综合征
部分患者在化疗期间可能出现肿瘤快速溶解综合征(TLS)——大量肿瘤细胞被杀死后会释放出尿酸、钾、磷等代谢产物。如果这些物质超过了肾脏的排泄能力,导致它们在血液中的浓度过高,就会引起肾功能不全和代谢性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。多喝水能稀释它们并帮助这些代谢产物尽快通过尿液排泄出去。
化疗患者一天要喝多少水?
每日饮水量需达到至少2000ml(包含食物中的),如果是输注顺铂、卡铂、奈达铂……这类对肾脏有很强毒性的铂类化疗药时,喝水量要增至至少2800~3000毫升。
对于伴有心、肾功能疾病或心肾功能不良的患者,可以适当减量,借助使用利尿剂,帮助体内毒素的排出,最好能保证每天尿液有2000ml以上。有不少病人平时都没有注重饮水的习惯,只是口渴了才会喝水,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就会不厌其烦地嘱咐病人多饮水。
什么时候喝水好?
化疗前1~2天开始增加饮水量,直至化疗后2~3天。为保障安稳充足的休息与睡眠,应集中在白天、分次、少量饮水,根据个人喝水习惯,可每次喝200ml左右,每次睡前尽量排尿。